您好,欢迎来到中影人教育舞蹈中心!

400-875-2003

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:

学院动态

您现在的位置:舞蹈培训 > 舞蹈名家故事

诗意尽在不言中——唐诗逸

作者:中影艺考舞蹈学院  来源:www.zyrykwudao.com  发布时间:2017-08-25  阅读量:691   

 她是《碧雨幽兰》中油纸伞下的娉婷少女,她是《乡愁无边》中心系故乡的天涯游子,她是《大梦敦煌》中舍命为爱的月牙,她是《水月洛神》中玉洁冰心的甄宓,她是一块无暇美玉,温和、坚韧,她就是青年舞者--------唐诗逸。

唐诗逸1.jpg 

唐诗逸,1990年9月6日出生于湖南永州,内地舞蹈演员,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。

1早期经历

2006年 第八届“桃李杯”全国舞蹈大赛A级少年甲组女子中国古典舞金奖(作品《碧雨幽兰》)

2009年第九届“桃李杯”全国舞蹈大赛A级青年甲组女子中国古典舞金奖(作品《乡愁无边》)《跳转翻组合》[3]

2009年 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综合组银奖

2011年 第八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舞剧·舞蹈诗比赛金奖(《水月洛神》)

2011年 第八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舞剧·舞蹈诗比赛个人表演组委会特别奖(高于金奖[4] )

2013年东方卫视《舞林争霸》亚军&“阳光舞者”(网络票选冠军)

2015年 《中美舞林对抗赛》荣膺“超级舞者”称号

唐诗逸2.jpg 

2剧目作品

2013舞剧《孔子》

2006年 独舞《碧雨幽兰》

“桃李杯”全国舞蹈大赛少年组金奖(编导老师:佟睿睿)

2009年 独舞《乡愁无边》

“桃李杯”全国舞蹈大赛青年组金奖

第五届中国CCTV电视舞蹈大赛银奖

(编导老师:佟睿睿)

2010年 大型舞剧《大梦敦煌》

2011年 大型舞剧《水月洛神》

2012年 大型舞蹈诗剧《延安记忆》

唐诗逸3.jpg 

用舞蹈礼赞生命

6岁开始学习舞蹈、12岁离开湖南老家,只身到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学学习中国古典舞——唐诗逸的舞蹈之路,毫无例外充满艰辛。

“我是独生子女,小时候比较好动,学过钢琴、绘画,但是都没有像舞蹈这样坚持下来。”唐诗逸告诉记者,小时候的她也对在千里之外独自求学有过抵触,但不知不觉中,舞蹈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

在郑州歌舞剧院院长孙书杰看来,唐诗逸的成功当属必然。“诗逸是个特别刻苦的演员,很敬业、能吃苦,平时话语不多。”孙书杰回忆,在郑州歌舞剧院排练期间,唐诗逸永远是排练厅里挥洒汗水最多、投入时间最长的人,“有时候为了保持体形,连饭都不敢多吃。”

“我觉得舞蹈就是用肢体来表达对生命的感觉,是一种生命的体验,跳舞的时候,像是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在呼吸……”说到舞蹈带给自己的快乐,唐诗逸淡化了练功的艰辛,“舞蹈不仅只有汗水、泪水,还带给我很多享受,我还没有想过,会不跳舞。”

唐诗逸4.jpg 

“参加完《舞林争霸》,知道我的观众更多了,也真的有专门到某个城市看我演出的观众。”成为《舞林争霸》亚军后,最令唐诗逸开心的是“能走进剧院看演出、喜欢舞蹈的观众更多了”。

正是20岁出头的花样年华,唐诗逸对成名、对今后的路有什么想法?对此唐诗逸表示,自己并不羡慕歌星、影星的一夜成名和万众瞩目的“明星效应”,“参加完《武林争霸》,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自己也从中学习到很多,也经过了很多历练,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慢慢开始喜欢、接受舞蹈。”想了想,她又补充:“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追求的东西,我的追求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”

外形、气质、舞蹈功底俱佳的唐诗逸会不会舞而优则演、舞而优则唱?谈到这个问题的唐诗逸笑了:“我不会刻意去走这样的路,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,可以尝试……”正当记者以为她已有此意的时候,唐诗逸的笑声荡漾开来:“那样我或许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剧院看舞蹈!”

唐诗逸5.jpg 

舞苑奇葩吐芬芳

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,桃李杯获了两个奖,跳了两部舞剧。”在唐诗逸看来,她的经历中值得一提的不过如此。她的语气是那样的平和淡然,甚至夹杂着些许的羞怯。大学四年,诗逸的张力都献给了课堂和舞台,生活中看不到她的锋芒,流露出的多是温婉和谦逊。其实,不仅是在班里、系里,在整个舞蹈学院诗逸都是出类拔萃的学生。这个千万人眼中的宠儿本应多有着一份自信,然而,从她身上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自励与自省。

唐诗逸是特别的,更是普通的,清澈的眼神,干净的脸庞,不施粉黛;牛仔裤,T恤衫,运动鞋。生活中你发现不了她,课堂上她却永远是最亮眼的一个。

认识她的人说,她令人不得不去相信天赋这个词,上天给了她聪慧的头脑和灵活的肢体,她的出色不仅仅在于身体能力的全面性和综合性,更在于她过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。再复杂的舞蹈组合教授不过两遍,所有的动作要求都可以在她身上得以体现,甚至她所呈现出来的会比大家所期待的还要好。很多时候,当同学们还在为动作的形态和劲力分身的时候,她早已进入了对神韵和性格的把握。唐诗逸身体能力的全面性有目共睹,她的软开度、弹跳能力、控制能力、旋转、翻身等各类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,都堪称超一流。她对身体的掌控能力体现在对动作处理的速度、幅度、力度之间,体现在动作与动作的衔接之间,她舞动时的游刃有余、洒脱自如,让大家透过她的肢体表现看到了拧倾圆曲、闪展腾挪,看到了刚柔并济、形神合一,看到了古典舞的精神和魅力,这份视觉享受,让人发自内心地钦佩和感动。

唐诗逸6.jpg 

古之立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

唐诗逸在北京舞蹈学院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八年,从附中四年的中国舞学习到本科四年的中国古典舞学习,从《碧雨幽兰》摘得“桃李杯”舞蹈比赛古典舞少年组金奖到《乡愁无边》拿下古典舞青年组的金奖,一路披荆斩棘,伤痛在所难免。唐诗逸的脚伤是老毛病了,几次严重的崴脚后便落下了病根,不时地隐隐作痛。很多次看到她在宿舍静静地敷药、按摩,眉头紧锁,却从未见过她请假休息。四年来,她没有拉过一节课,没有偷懒过一个动作,训练中她从不心疼自己,从不流露她的疲惫和伤痛。也许,在这一方面,她的情感是隐忍的。投入是一种习惯,极致是一种追求。仿佛在她的身上,没有什么是达不到的,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。这个外表温润如玉的姑娘有着怎样的一颗心,能够如此地坚韧,如此地坚强。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”也许,这就是她对舞蹈的爱,无需言说,化在了骨子里,体现在行动上。

唐诗逸8.jpg 

品得寂寞,创造精彩

在唐诗逸的眼里,舞蹈就是生活,生活就是舞蹈。在朋友们眼里,唐诗逸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人,不论是曾经的求学阶段还是如今的工作阶段,她唯一专注的事情就是把舞跳好。她与生活中的人情世故是有距离的,她总说自己除了对舞蹈敏感之外什么都不懂。她的朋友们说,她语言上的表达能力远不如她身体的表现力,她不擅长沟通,不会去争取,受了委屈也不会太多去解释什么。

她是班里唯一一个不会化妆的人,不懂品牌,不追逐时尚,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中,她能够静守心中的坚持,踏实地做自己喜欢的事。唐诗逸说:“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努力。我还是不够适应现在的社会,所以到不了那个顶峰的,但是这都无所谓,对于自身来说,有所价值就好了能到哪一步就顺其自然吧。”人一生能彻彻底底地投入一件事,做好一件事,弄懂一件事,已经不容易。古往今来,能走到一定高度的艺术家大都是简单如一,执著如一的。

唐诗逸这些年来的成长成熟,感恩于老师的付出、贵人的相助。她总是心念每一位老师、每一位编导给予她的指导和关怀。这些她人生路上的推手一直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,让她不曾懈怠,勇攀高峰。唐诗逸说:“舞剧的历练让我成长了太多”。排演的过程提升了她的身体表现力和塑造人物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她对舞台发挥的态度。她逐渐领悟到不要过分在意动作的失误,只要在人物的形象里、情绪中,将失误化解掉,瑕不掩瑜。舞蹈的时候就要心无旁骛,要真切地感受自己,享受自己,而不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。她还说道,舞剧的排演过程所给与她的不仅是专业上的能力,更是为人处事山的能力。

工作以后,在和朋友聊天中,聊现在,聊未来,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孤独感。她说,她会觉得自己太软弱,太寂寞,有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己才好,也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走过来了。她的同学说,唐诗逸的软弱,是因为不争吧,一切随缘,是一种境界。舞者的思考、沉淀、历练,一一都与寂寞相伴。她的同学说,她们曾经一起去看的电影《梅兰芳》中,邱如白的那句话打动了她们,“谁毁了梅兰芳的这份孤单,谁就毁了梅兰芳”。

近心者智,不为俗世所乱,不为小利所染,凡是在台下安于寂寞的人,才能将生命和精神积蓄的能量与自己的事业、舞台的角色合而为一,步入境界,幻化精彩,点染人间。

舞蹈之于你,意味着什么?

唐诗逸9.jpg 

“ 舞蹈就是用肢体来表达我对生命的一种体验,它是我生命中不能缺失的一部分,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跳下去。 ”

        说明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(QQ:1624823112),万分感谢!